在大秦帝国里,苏秦为何对齐国怀恨在心,一心一意帮助秦国灭齐国?

再聪明的贪婪之人终究是愚蠢的。齐湣王之所以被“牵动着鼻子走”并不是他不聪明,他太清楚以宋国的富足之地,不光是他想得到,诸候各国也想得到。

但是目前谁都不能碰,一旦置他国不顾,各诸候必定围攻,不能按往诸候各国而攻宋的话,必然惹祸上身,无异于自掘坟墓。

苏秦在博得齐王宠信之时,根据当时赵国跟秦国这两大强国的国情,做了两件让贪婪的齐湣王得以“咬钩”的事。

首先是赵国,时值赵国新王刚立尚元执政能力,赵国的国政都交给了当时任赵国丞相之职的奉阳君李兑。也就是说,当时赵国的大小事务只要李兑点头就算数。

苏秦得知李兑此人极度贪婪和自私,便以重金贿咯,暗中与李兑约定只要李兑暗许齐国人攻下宋国赵国不出兵不插手的话,攻下宋国以后通过齐王与他私下达成的密约把宋国最富有的陶邑分给李兑,而李兑不用私下动用赵国的一兵一卒就可以私下收取宋国的大城市陶邑作为自己的领地。

这对于当时位高权重的李兑来说,这是只要张开嘴就能吃到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的好事,何乐不为?于是苏秦奔走于赵齐之间,说动齐王跟李兑私下订好了密约。

解决了赵国这个大麻烦之后,下一个要解决的麻烦便是秦国。时值秦国昭王在位君明臣贤,要想齐王放心攻宋,秦国与列国是不能只靠口头协议或者一纸盟书所能解决的,战国列国之间,伐交伐战都是实利当头,有实实在在的利益是伐交和伐战的根本动力。

齐湣王也是如此,既然无法让利和分利给外人,那么要解决列国不干涉伐宋,唯一办法就是联合列国以“虎狼之秦”恶迹斑斑为名,合纵攻秦。

让列国与秦国这只铁老虎咬住,咬得越激烈就越没时间和能力干涉齐国吞并宋国。

历来列国合纵伐秦几一例外是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都是因为表面声势大实则各怀鬼胎,生怕在交战中损了自己益了别人,伊阙之战就是个最好例子。

苏秦充分利用这点,在函谷关大摆阵势用几个小回合来掩齐王之耳目,让齐王相信列国正在函谷关与秦军已经“咬死”抽不出身来阻止齐国的灭宋大军了。

结果,列国在函谷关并没有与秦军相互拉锯消耗,而是在各自畏战退缩中等待强齐灭宋这则战国时期的“头版头条”的“大新闻”出炉。

齐王果真灭了宋国,在苏秦为他消除了“后顾之忧"下,远在函谷关伐秦的合纵大军在秦国的牵头下,剑锋矛头直指齐国。可不同的是,这次诸候各并没有畏战之举,原因是齐宋太富有了,攻占齐宋之地等于进了金山银山。

在那个无利不起早的战国时代,与其说苏秦用间坑死了齐湣王,不如说是齐湣王的贪婪害了自己更贴切。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秦燕是各得所需的,只是燕国是蝇头之利,报了国仇雪了国耻;而秦国则是西海之利,挫败了与之并世称雄的超强,扫清了东出的最大阻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法宝融合攻略 关于融合心得及个人见解

EA是什么游戏?从头到尾带你认识EA游戏公司!

哪些生肖容易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